三联生活周刊 2018年6月第22期
杂志:《三联生活周刊》
《三联生活周刊》2018年6月第22期 目录
- 飞翔的起点 :北京八中超常实验班
- 音乐大数据
- 雄安新区可以复制吗?
- 那些特立独行的新娘
- 超常儿童之谜
- 贾平凹:我在看这里的人间(10)
- 蚕为什么叫蚕宝宝?
- 落户天津 :一座城市的吸引力和困境
- 菲利普·罗斯 :黄金时代的黑暗角落
- 腾讯敲开英国之门
- 肠道菌群——宝宝健康的晴雨表
- 网综时代的偶像养成
- 石头成长记
- 点赞之交
- 消费·理财
- 施建农 :630万超常儿童的“正常”教育
- 数字
- 我的孩子读少年班,但他不是天才
- 张亚勤 :人工智能的比拼在于落地
- 小卡的美术课
- 如何“制造”天才?
- 好消息·坏消息
- 好东西
- 天才儿童之谜
- 天下
- 多瑙河游轮之旅 :慢游在欧洲
- 声音
- 地球生命清单
- 在科学与信仰之间
- 历史上著名的8位神童
- 再说将南海博弈设定为一场“持久战”
- 关于芒果核的哲学思考
- 全面解析T-Roc探歌型格美学设计理念
- 五十年前,“五月风暴”中的法网
- 中国科大少年班 :像天才的普通人
- 中国投资者,如何面对特朗普的反复无常
- 与朱伟《重读八十年代》
- 《地球最后的夜晚》,时间让万物湮灭的惆怅
- “雄安是城镇化转向下半场的探路者”
- Tall Poppies :资优儿童的另种焦虑
- A股退市常态化
- 2018戛纳的东亚电影